散熱器中有關熱工計算有哪些?家庭供暖的終端設備,熱源一般為城市集中供暖、小區自建鍋爐房、家用壁掛爐等,通過熱傳導、輻射、對流把熱量散熱出來,讓居室的溫度得到提升。鋼制散熱器、鋁制散熱器、銅制散熱器、不銹鋼散熱器、銅鋁復合散熱器、鋼鋁復合散熱器等,還有原有的鑄鐵散熱器。接下來PURMO小編將為大家分享相關內容,希望能為大家解惑。
1、采暖室外計算溫度是如何確定的?
采暖室外計算溫度應采用歷年平均不保證5天的日平均溫度。
2、各地區的采暖期天數如何決定?
設計計算的采暖天數應按累計日平均溫度穩定低于或等于采暖室外臨界溫度的總日數決定.一般民用建筑和工業建筑,采暖室外臨界溫度宜采用5℃。但目前有不少地區按8℃采用,并提高了室內溫度舒適的天數。
3、中國采暖區域劃分標準如何?
國家暖通空調設計規范規定了集中采暖區和建議采暖區:
集中采暖區:
宜采用集中采暖,在建筑驗收時,必須同時驗收其采暖供熱系統。
1)累年日平均溫度穩定低于或等于5℃的天數≥90天。
2)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地區,如幼兒園,養老院,中小學校,醫療機構等建筑:
A 累年日平均溫度≤5℃的日數為60-89天;
B 累年日平均溫度≤5℃的日數不足60天,但≤8℃的天數≥75天。
建議采暖區:
在日最低溫度<5℃的天數少于85天的地區為建議采暖區,采暖供熱系統在可選范圍內。
采暖趨勢: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采暖范圍正在由北向長江流域逐漸擴大,這也為廣大散熱器行業的同仁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活動空間和更多樣的技術要求。
4、標準散熱量中的標準工況△T64.5℃是怎么回事?
散熱器溫度越高與環境溫度差越大,其散熱量越大.為了界定散熱器的散熱量的比較標準,我國散熱器的散熱量測試標準中規定了測定散熱量的標準工礦,即進水溫度95℃,出水溫度70℃,室溫18℃,這時的傳熱溫度差△T為(95+70)/2-18=64.5℃.其中進水口溫度(95℃)+出水口溫度(70℃)/2即相當于散熱器的平均溫度.這樣不同的散熱器都在同一條件(工況)下測出的散熱量就可以互相對比了。
5、散熱器標準散熱量和工程選用時的散熱量有何差別?
散熱器的標準散熱量是指由標準試驗臺提供的當散熱器內外傳熱溫差為64.5℃(即(95+70)/2-18)時的散熱量.郭鵬學暖通工程選用時的散熱量是按工程提供的熱媒條件,求出本工程的傳熱溫差,再按該散熱器的散熱量計算公式求出的散熱量.如工程條件為供水80℃,回水60℃,室溫20℃,則傳熱溫差即為((80+60)/2-20=50℃,這種條件下的計算的散熱量為工程選用時的散熱量.實際工程運行時,水溫還能與設計條件不同,這時的真實散熱量還要變化。
6、舉例說明,散熱器非標準工況下的散熱量如何求得?
將工程設計條件下的傳熱溫差△TS代入散熱器的散熱量計算公式求得,或按廠家提供的散熱量計算表查出.但要注意還要進行片數,接管,安裝等多種附加修正后才算計算完畢.
比如:設計圖紙中要求一組△T=55℃,2200W的散熱器
如選R021A600,查△T=55℃工況,其熱量=166W/片,計算片數N=2200÷166=13.25,取整數13,則需要散熱器13片。
7、我國建筑節能的主要目標是什么?
我國的建筑節能指標是以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建筑的耗熱量為基礎,第一步節能50%,第二步再在第一步基礎上節能30%(即總節能量為65%).這一任務由建筑(圍護結構及建筑設計)承擔50%,鍋爐房,外網,采暖系統及其他專業承擔50%。
8、建筑物耗熱量如何估算?
建筑物內安裝多少散熱器?這是由暖通工程師設計計算的,其計算很復雜,一般人難以進行。作為普通老百姓消費者,希望能做到心中有數,我們可用簡單的經驗數據來估算。

在估算時,應考慮不同地區、樓房或平房、頂層或底層、端頭或中間、北房或南房、城里或城外、墻體保溫性等因素。在計算出散熱量大小后,再適當多加10~20%,寧可熱點,可別冷著。若安裝溫控閥,必須過熱才可調控。散熱量小了,溫控閥是不起作用的,它不可能把溫度調高。
9、采暖負荷計算中如何處理太陽輻射熱的影響?
采暖負荷計算中對太陽輻射熱的影響,采取了南“﹣”北“﹢”的朝向修正率方法,修正圍護結構的基本耗熱量部分。其修正率為:
北,東北,西北:0-10%
東,西:-5%
東南,西南:-10-15%
南:-15-30%
各地區按當地冬季日照率、輻射照度、建筑物使用和被遮擋等情況取不同的附加率。
10、 一棟住宅的總耗熱量如何計算?
按本樓的總建筑面積(包括非采暖面積)乘以平米耗熱量指標,即 Q=QM*F
對實現第一步節能的住宅建筑QM=50W/㎡;
對實現第二步節能的住宅建筑QM=40W/㎡。
11、一棟住宅的總循環水量如何估算?
按下式計算:G=0.86Q/△T(KG/H)
式中:G:本樓循環水量,KG/H
Q:本樓總耗熱量,W
△T:為本樓供回水溫差,℃
0.86:為換算系數
12、采暖系統的水循環阻力H(或稱作用壓頭)如何估算?
采暖系統的水循環阻力H一般估算如下:
1)按最長環路,室內管道的摩阻和局部阻力,每米管長,按200-250Pa/M估算;
2)機械循環熱水采暖系統,摩擦阻力損失占50%,局部阻力損失占50%;
3)換熱器按0.1-0.15MPa估算;
4)設計裕量:10-20%。
1MPa=10KGF/CM2=100MH2O
1MMH2O=10Pa
13、循環水泵如何選擇?
應根據計算所得的水量G及總循環阻力H來選擇水泵.與外網連接的系統應換算外網在本樓接口處的供回水壓差,是否夠用(城市熱網一般預留壓差≥5MH2O)。
14、散熱器的工作壓力定多少是合適的?
我國暖通空調設計規范規定,采暖系統高度超過50M時就應分區設置.這時系統的靜壓約為55MH2O。而采暖系統的動壓(推動水循環,包括換熱器等)約為20M-30MH2O,動壓和靜壓的總和約為70-90MH2O(即0.7-0.9MPa)。所以散熱器的工作壓力取1.0MPa已夠用了。關于個別城市熱網直連的情況可作特殊處理。
15、 系統運行前的壓力測試如何進行?
在系統或系數的某部分投入運行前,必須對其進行壓力測試.首先,所測系統應排出空氣并充滿處理過的水,然后用泵將壓力升到至少為工作壓力的1.5倍。這一壓力應該至少保持10分鐘,壓力下降不超過0.02 Mpa才為合格,在壓力測試過程中,應對接頭,連接處和設備進行目測檢查以確保無泄漏。測試人員應進行記錄,該記錄應包括時間、地點、觀測設備以及測試的初始和終了壓力等信息,也應包括注意到的可能滲漏.最后測試人員在測試記錄上簽字。具體測點位置及系統試壓的壓力值均應按施工驗收規范要求確定。
16、熱水供暖系統設計應強調哪些問題?
應從以下6方面考慮:
1)必須保證滿水條件下的閉式循環,最好實現密閉式熱水采暖系統;
2)必須強調供暖水質的處理及控制;
3)必須保證有足夠的水量,足夠的資用壓頭;
4)必須有良好的排氣,保證水循環暢通;
5、必須考慮水力平衡,保證各組散熱器均能通水;
6、對較長的直管段,必須考慮熱補償。

